第133章 华人运动会(第1页)
上一章 | 目录 | 存标签 | 下一章 |
龙辇缓缓驶入广渠门,檐角铜铃叮咚声里,忽传来清脆的嬉闹。
弘历掀起明黄帷幔,见街角空地上,几个孩子正围着五彩鸡毛毽腾挪跳跃。
穿藏青短打的男孩凌空一个旋踢,毽子擦着满族少女的旗头飞过,扎着苗银头饰的小姑娘笑着接住,裙角铃铛随着动作叮当脆响。
马蹄声惊散了这群孩童,可那抹交织着不同民族服饰的鲜活色彩,却在弘历心头挥之不去。
弘历摩挲着腰间和田玉,目光扫过街边并肩而行的回回商贩与汉人挑夫——尽管自己推行"中华民族同属一脉"诏令多年,茶楼酒肆里仍能听见"满人高人一等"的私语,布庄绸缎的价签上还标着"满汉有别"的暗码。
暮色漫上飞檐时,养心殿烛火骤亮。
弘历将奏折推至案边:"传礼部尚书杨名时!"
待杨名时匆匆赶来,弘历铺开京城舆图,朱笔重重圈出东直门外一片空地:“朕要办一场华人运动会,不分满汉蒙回藏,不论官民贵贱,皆可下场竞技!举石锁、赛骑射、比蹴鞠、马球、投壶"笔尖重重一顿,墨汁在纸上洇开。
“在此建容纳万人的竞技场,三重看台环伺,内圈设跑道、射箭场、角力台,外围建商贸长街。门票分贵宾、普通两等,既充盈国库,又让百姓能登堂观赛……”
杨名时望着舆图上渐渐成型的规划,抚须赞叹:“皇上圣明!商贾按日缴税,赛事门票生利,届时南北货商云集,各族百姓同场观赛……”
“正是此意!”弘历掷笔而起,“不分满汉蒙回藏,无论贵贱贫富,只要购票皆可入场!”
杨名时微微躬身,神色郑重:"皇上,二月工期仓促难以筹备,寒地冻恐伤选手筋骨,四月要举行科举殿试需举国专注,五月正值农忙,六月收获时节不可夺民时,七八月酷暑易生疫病。
依臣之见,九月秋高气爽,农事已毕,百姓闲暇,且天候凉爽适宜竞技,正是举办盛会的绝佳时机,届时丹桂飘香,正可衬我中华健儿英姿!"
弘历闻言抚掌大笑,龙袍上的金线盘龙在烛火下熠熠生辉:"好!就定在九月初九重阳节!取九九归一,万民同心之意,让这华人运动会,成为我中华各族一家亲的见证!"
杨名时立刻躬身行礼:"臣即刻会同理藩院、宗人府,连夜拟定赛事规程,确保参赛资格、竞技细则公平周全。"
弘历踱步至窗前,望着紫禁城角楼的剪影,指尖重重叩击窗框,"即刻通知各省巡抚、蒙古各旗主、驻藏大臣,务必选派地方勇士。
所有赛事项目,都必须有满、汉、蒙、回、藏等各族代表。"弘历猛然转身,目光如炬,"若有地方敷衍塞责,朕定不轻饶!"
弘历顿了顿,继续说道。
"命《中华日报》开辟华人运动会特刊,定期刊登赛事规则、筹备进展,从今日起便要让这场盛会的名号传遍大街小巷!无论贩夫走卒还是边疆牧民,都要知晓我中华健儿将同场竞技!"
"臣遵旨!"
次日,驿马飞驰而出,六百里加急的诏令传向四方。
半个多月后,蒙古草原上各部领聚,传阅着九月初九举办华人运动会的烫金诏书。
土谢图汗部领察珲多尔济摩挲着诏书上的盘龙纹,眼中满是好奇:"大清这些年又是改革又是修路,这回不知要闹出什么新花样?”
车臣汗部领巴布挠着络腮胡笑道:"咱们每年去承德避暑山庄围猎,跟着皇上射鹿宴饮,拿赏赐送白贡,这回倒要在赛场上见真章!"
札萨克图汗部领旺舒克点头附和,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御赐绸缎裁成的腰带——这些年清廷赏赐的金银、绸缎堆满王府库房,如今邀咱们参赛,想必另有深意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yqzw.org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